首页大数据

专家介绍Well-known Experts

专家介绍
潘璠
大数据应用于政府统计第一位具体实施者
高级统计师
中国信息报《潘璠视点》特约撰稿人

潘璠:男,汉族,1957年9月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高级统计师。历任北京市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处副处长、处长,综合统计处处长,方法制度处处长,北京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党组书记、总队长,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所长。


专家动态Well-known Experts

专家动态
2019年5月10日

出席2019第六届中国品牌口碑年会。

2018年5月10日

时值第二个中国品牌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中华商标协会、中国质量新闻网、首页大数据共同发起的“中国自主品牌口碑培育计划暨2018中国品牌口碑年会启动仪式”在北京启动。国家统计局科研所原所长潘璠出席本次启动会,并发布了纸尿裤、冷柜品牌口碑指数榜单。

2017年1月23日

2017年1月23日,由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中国搜索共同主办,中国统计信息咨询中心、首页大数据承办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暨国际大数据发展委员会筹备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主任严建辉出席并发言,大数据专家、国家统计局科研所原所长潘璠、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朱文武、人脸识别、无人机技术负责人、澳大利亚Cutin科技大学教授刘万泉、图数据库技术国产化负责人、微云数聚董事长张帜、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助理韩强、中国统计信息咨询中心执行主任江青、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统计代理处(大数据研究实验室)处长樊梓庆、首页大数据研发架构师李敏博士、中国搜索主任刘吉及国家信息中心等中外大数据著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并就大数据产业发展报告成果进行讨论,专家们结合自身从业经验,对第1次《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结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数据结果与国内各地大数据产业整体发展的实际情况非常匹配,专家们结合各自领域、行业经验,对下一步指数研究工作提出了非常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国际大数据发展委员会、2017大数据论坛筹备工作同期启动。

2016年4月1日

“潘璠视点”走进统计一线。阳春三月,《统计导刊》“潘璠视点”栏目作者潘璠带着一线统计人的热切期盼,到北京市朝阳区进行了一场“大数据与统计工作”的专题讲座。朝阳局队领导、奥运村街道办班子成员、朝阳区北片6个街乡统计所工作人员和所属重点企事业单位及社区统计工作者共计200多人,参加了此次“接地气”的活动。  百闻不如一见。参加活动的同志表示:听了潘璠老师的精彩演讲,对“潘璠视点”的“大数据与统计工作”有了全新的感悟,对潘璠“让听众乐于接受”的授课艺术魅力也感受多多,收获多多。 把远的拉近,让“一线统计人”看到大数据一如潮水般汹涌,潺潺溪流渗透,“狼真的来了” 时下,人们对大数据的字眼并不陌生,但对大数据距“我”有多远,大数据与统计工作、与企业发展是什么关系,如何借助大数据让统计展示作为等等,在不少人看来仍是一头雾水。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见潘璠以播放动画片——大数据起源开题,调动起听众的欲望。紧接着从四个方面对“大数据与统计工作”进行介绍。授课中,他以国际国内大数据发展的几个标志性事件为主线,由远及近,纵横结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大数据的演进及应用研究的进展”。与此同时,运用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借助声、光、影、像、图表、数据,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观地展现出来,使听众目醉其境、耳醉其音、心醉其文,这样就从知识、情感等多维层面拉近了讲者与听者之间的距离,产生了“未有曲调先有情,不见开口知三分”的奇特效果。 “大数据于20世纪80年代发端;21世纪前10年受到各国广泛关注;2010年至今,大数据战略应用被提上重要日程。”“2015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此举标志着大数据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 图文相兼、声情并茂的授课,让听课者真真切切地看到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朝阳区奥运村街道统计所人员赞叹:“通过这次讲座,使我们对大数据与统计工作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作为统计人紧跟时代的担当精神更强了。” “潘璠,到底是统计的行家、专家,过去总觉得大数据就像天上的云,空中的雾,通过潘老师的讲课,大数据终于变成了雨水,落到地面,听讲座让俺心里豁亮了。”北京博瑞祥和汽车销售服务中心李雪静如此感慨。 把虚的变实,让“一线统计人”感知大数据看得见,摸得着,在现实生活中“这个可以有” 了解了大数据的发展,潘璠随即把课程推进到“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及对我们生活工作的影响”。 影屏显示:“大数据”作为一个词语,或许是一个发现,而不是一个发明。但是,“大数据”作为一种现象,或是许多发明的结果、聚集和延续,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一种必然。 授课中最难以把握的往往是就概念讲概念,就理论讲理论。而潘璠则是恰到好处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身边的、有说服力的事实与例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深奥的问题通俗化。 潘璠举例:银行系统有海量的储户个人信息及存储信息,商场超市有海量的商品信息及其价格信息;机场记录着许多乘客的出行情况,医院记录着许多病人的检查和治疗情况;门户网站每一条新闻下面的留言,汇集成对许多现象和问题的民意;微博微信中的喜怒哀乐,则都是情感和态度的表达;百度、谷歌引擎的每一次使用,都可以说明IP那端键盘操作者到底想要什么;透过大气层中弥漫着的无数手机短信,足以掌握无数手机使用者“打死也不说”的秘密…… 讲述了多个例证之后,屏幕上自然地推出了大数据的概念及其特征。同时潘璠针对非议以及对大数据的曲解,通过旁征博引,使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大数据的理解。比如,针对一些外国专家提出的“大数据可能也是一个大陷阱”的说法,他认为“大数据首先是一座大宝库,关键看我们如何应用和进行分析”。潘璠指出,各方对大数据的表述可以有所不同,但要强调的主要有三点:第一,应该是电子化的数据;第二,至少应该是太字节到拍字节的大型数据集;第三,应该是数据及其处理技术手段的集成。从特性上看,应该具有数据体量大、类型多样化、处理速度快、应用价值大、发送方式灵活等诸多特点。 事实是最好的诠释,大数据看得见,摸得着。随着讲课的一步步深入,大数据在现实生活中“这个应该有”、“这个可以有”的共识在听众心目中回荡着、沉淀着。 把大的化小,让“一线统计人”体悟大数据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驾驭大数据“那是必须的” 潘璠讲座的后两个问题是大数据在中国统计工作中的应用及推进大数据统计应用的思考。 针对听课对象主要是企业界统计人的实际,潘璠先是概略地讲述了大数据在中国政府统计中的应用案例。接下来,由大化小,结合两年前国家统计局与阿里、百度等11家大数据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一年后又与腾讯、浪潮等6家企业签约合作的情况,阐述了政府统计在应用企业大数据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积极进展,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企业大数据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潘璠介绍说,现阶段,国家统计部门已经把多项企业的大数据产品作为政府统计的重要补充,并努力把企业大数据作为政府统计数据源的第二轨;建立了网上零售统计制度;应用卫星遥感数据取得积极进展。而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政府部门的大数据也将逐步向企业和社会公众开放。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上对数据的查询要求,国家统计局与百度进行了深入合作。现在,我们期待已久的像查询天气预报一样地查询统计数据已经成为现实。”潘璠边作演示边向大家高兴地介绍,在百度主页,随着全国GDP及各省区市年度地区生产总值、年度及月度CPI等关键词被一次次输入搜索框,电脑屏幕上随之会一次次出现不同的数据及其曲线图。现在真的不用再登陆国家统计局和各地统计部门的网站去一层层地深入查找了,答案就在眼前,梦想确已成真。 “大数据是一场大变革。”潘璠话题一转亮出观点道,在大数据洪流滚滚而来之时,研判其对政府统计工作可能带来的影响,已经不是未雨绸缪,而实在是刻不容缓了。紧紧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中国统计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大发展,大进步。 共识产生共鸣。坐在笔者身旁的一位企业代表感叹道,看来企业统计人驾驭大数据,运用大数据,“那是必须的”!